医药股大反击!多家研究机构揭示暴涨原因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医药投资部落

2022年10月14日,低迷已久的医药板块迎来了普涨行情,恒瑞医药、药明康德、长春高新、通策医疗等大白马公司纷纷涨停。

幸福来得有点突兀,几乎所有人的心头都萦绕着一个问题:怎么了?

这个问题也许永远没有标准答案,本文汇集多家卖方研究机构的观点,尽量从多个角度提供启发式的线索,仅供参考。

东吴证券:四季度有望大反攻!四因素导致医药板块做空动能枯竭

四因素导致医药板块做空动能枯竭,四季度有望大反攻。

其一疫情后复苏及医保支出稳增长。疫情精准科学防控的变化,有利于处方药的放量及消费医疗恢复;每年医保资金支出增长超过12%以上,医药产业仍在持续做大。

其二创新药政策端回暖。创新药的简易续约、创新药鼓励部分单臂临床试验、创新药的DRG豁免等一系列政策有助于国内创新药健康发展。

其三医药板块估值较低,处于约近十年较低位置。

其四,从基金配置比例来看,医药标配约7.5%,全基配置比例约6.4%,显示医药板块被公募基金低配,做空医药板块动能枯竭、低位医药板块有估值修复的内在驱动。总之,三季报与估值切换共振将是10月份主要选股方向。

国金证券:医药强势反攻行情有望从医疗器械设备向整个医疗板块蔓延

9月下旬和国庆期间,院内诊疗和消费医疗依然呈现持续而温和的回复,预计Q4 业绩增长将进一步提速。同时市场进入估值切换窗口,三季度四季度的业绩提振有望增强市场对2023年板块估值提升的信心。

医药强势反攻行情,有望从医疗器械设备向整个医疗板块蔓延,建议抓紧机会加大医疗板块整体布局力度。

短期建议关注Q3 业绩预期较为亮丽的板块,如部分医疗器械设备、头部医美、眼科口腔消费类器械、HPV 疫苗等。

建议关注估值增速性价比高、业绩成长确定性较强的标的,这也是医药板块增量资金最可能率先进入的领域。

德邦证券:国产医疗设备的黄金时代!大空间是孕育大龙头的第一沃土

2019年全球医疗设备市场达到2245亿美元,国内市场超过2000亿元。国产化率低+高技术壁垒设备是当前国产医疗设备重点发力领域。

2020年医学设备大类市场规模达千亿美元级别,2030年市场空间高达2000亿美元左右,站在严峻的全球老龄化及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疾病高发,医疗需求释放,设备配置先行,需求爆发+国产替代加速,这是国产医疗设备的黄金时代。

重点关注医疗新基建+国产替代大周期下最为受益的龙头企业。

中信证券:结合目前板块的较低估值位点 重点看好生物医药板块的年底触底反弹机会

2022 年Q1-Q3 因疫情封控以及消费大环境因素的影响,医药各板块业绩分化明显,但整体成长性依旧稳健,尤其是刚需性板块。

叠加“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政策引导以及海外政治环境变化导致的预期改变,部分子行业赛道调整显著,但是整体生物医药板块的2022 年预测动态市盈率已经回落至21 倍,回到约2011-2012 年水平。

虽然医疗健康产业依然面临国际环境政治局势不明朗、经济增速和消费能力因疫情影响增速放缓、资本市场对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热度减弱的大宏观环境,但也伴随着进口替代、产业升级和医疗大基建加速的大趋势。

结合共同富裕的基调,深度变革的医疗政策的改革方向和趋势性都已逐步明朗,

在Q4 政策预期逐渐明朗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逐步走向稳定的大环境下,结合目前板块的较低估值位点,重点看好生物医药板块的年底触底反弹机会,建议围绕国产自主化、国际化、高端制造、普惠医疗等优势赛道布局的优秀企业。

申银万国证券:医疗“新基建”逻辑强化 CXO高景气延续

医药研发外包相关公司保持此前一二季度的高景气度,特别是在新冠小分子药物的订单助力下有望迎来又一季度的高速增长。

而以医疗设备为代表的医疗新基建板块预计在三季度将延续此前中高速成长趋势,在近期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的政策支持下,医疗基建/设备国产替代的行业逻辑有望得到强化。

投资分析意见:设备贴息贷款与医疗新基建协同配套;下游以生物药为代表的药品放量;前期因集采影响超跌的中游个股。

浙商证券:更新换代需求仍将持续!有利于打开医疗器械的远期成长空间

短期院内新建、设备更迭之后,随着设备更新及医疗水平提升带动的院内手术量/使用量的增长,更新换代需求仍将持续,有利于打开医疗器械的远期成长空间。

同时,产品力仍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医工结合带来产品持续创新迭代、以及创新性产品满足临床需求的公司将有长期的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来看,推荐关注医疗新基建需求拉动、产品创新性强、市场空间大、持续创新迭代的公司。

西南证券:重点关注医疗新基建、穿越医保、疫情复苏三大板块

“三重底”,估值和持仓处于底部,政策面预期缓和。医药板块估值和持仓均处于历史底部。

政策面上,医保局表态创新器械暂不集采;全国脊柱集采落地,降价幅度温和;冠脉支架续约价格较好;医疗服务关于种植牙价格政策超预期。

投资建议:1)寻找“穿越医保”品种之自主消费品种,比如中药消费品、自费生物药,医美上游产品、部分眼科器械,以及具备“持续创新+国际化”的药械企业;2)关注疫情后需求复苏板块;3)关注产业链自主可控主线。

中航证券:目前医药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底部,挖掘估值较低的二线蓝筹

目前医药行业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底部位置,行业基本面整体依旧稳健,短期内低估值的板块及其前期跌幅较大的优质个股有望迎来结构性的估值修复行情。

同时,业绩确定性强、创新能力突出的相关板块及上市公司有望持续得到市场关注,如恩华药业、信立泰等。

同时,建议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

2)进口替代能力突出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

3)受益市场集中度提升的医疗消费终端;

4)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生物制品企业;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医药股大反击!多家研究机构揭示暴涨原因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本站财经APP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 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8-2020, 经济观察报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信息维权、举报:853029381@qq.com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 经济观察报 对此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