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丨厦门现有挂牌古树名木1788株,古树公园建设持续推进
马垅村内古榕树小游园的百年大榕树是军民情深的见证。记者 唐光峰 摄
晨报记者 彭怡郡 仇慧亮 实习生 邵镕
古树名木作为 " 绿色古董 ",见证着一座座城市的兴起与繁华,更承载了一代代人的美好记忆。
如何在保护古树名木的同时,发挥其实际价值?建设古树公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既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游玩的好去处,还留住了美丽乡愁,让古树资源真正 " 活 " 起来。
"3 · 12" 植树节来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厦门的多个古树公园,聚焦 " 绿色古董 " 的生存现状。
建设公园 留住记忆乡愁
在厦门,许多古树公园虽然面积不大,但凉亭、座椅、儿童乐园、步道广场一应俱全。古树公园的建设方面,市政园林部门遵循 " 一树一园 "" 一树一景 " 的原则。
海沧的大埕公园既是一个网红科技公园,也是一个古树公园。建设单位将原地块的 5 株古榕树与新种植的樱花花海等搭配,打造出 " 榕荫花境 "" 古榕童欣 " 两景。
集美灌口的 " 三榕公园 " 内矗立着三株两百多年的榕树。每到傍晚时分,树下总围坐着不少村民。村民陈先生表示,他从小就在这些古树下玩耍。公园建成后,他也经常带着孩子过来乘凉。
因地制宜 融入文化底蕴
还有的古树公园建设时融入了当地特色,更具纪念意义,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禾山街道云顶北路与金湖四路交界处的穆榕园就是一个代表。园内一株 386 岁的古榕曾在 " 莫兰蒂 " 台风中被吹倒,经抢救后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榕树树池采用了闽南的红砖灰瓦,与周边闽南传统建筑相呼应。
马垅村内古榕树小游园的百年大榕树则是军民情深的见证。园内以展板等形式,记录了解放军部队越海登陆作战到达马垅村,村民端出热腾腾的饭菜分发给战士们的历史。园内座椅、树池也以榕树年轮为元素进行设计,颇具特色。
位于海沧大屏山公园内的沧榕园内同样有一株被 " 莫兰蒂 " 台风吹倒的古榕。尽管树木依旧倒伏,但周边已细芽初吐,朝气重生。园内还设置了一面纪念雕塑景墙,采用高浮雕、浅浮雕以及圆雕结合的展现形式,刻画了军民抗击 " 莫兰蒂 " 台风的生动画面。
●背景
挂牌古树名木 建设古树公园
截至 2023 年 3 月,厦门现有挂牌古树名木 1788 株。其中思明区 311 株、湖里区 93 株、海沧区 63 株、集美区 273 株、同安区 571 株、翔安区 477 株。树种累计 40 多个,主要有榕树、马尾松、樟树、秋枫、黄连木等。
此外,厦门还有古树后备资源 1108 株。
截至 2021 年,厦门共建设古树公园 93 处,遍布六区。
●揭秘
古树公园选址建设,背后有何讲究?
记者从各区市政园林局了解到,建设古树公园前,相关部门会做好前期调查,选择形态优美、历史悠久的古树,树木周边要有足够开阔的场地供市民休憩,还要有合适的景观资源。公园建设完成后,相关部门会对古树做好进一步保护,修建树池、定期巡查,及时除虫修剪,进行适当加固支撑,让特色古树以全新的面貌融入市民生活。
古树名木保护,厦门有哪些创新之举?
在古树名木保护上,厦门还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创新。
从 2013 年开始,我市建立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2018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厦门经济特区园林绿化条例》、2021 年 6 月制定出台《厦门市古树名木养护技术标准》,明确相关标准;2021 年,全市古树名木用上了 GPS 定位,信息纳入一体化平台和 " 多规合一 " 业务协同平台,对古树名木的生态环境、生长发育状况和保护现状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通过对每株古树名木进行核实建档,建立专属 " 身份证 ",并加挂保护牌,加大对其的保护力度。
养护单位会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生长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维护,重点做好防腐、加固树枝。市政园林部门也会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养护单位整改到位。